“灵芝”之美 —— 记“近心帮”“帮主”郭灵芝
诗咏、药典中的灵芝,是悬崖峭壁间的仙葩、灵草,可解奇毒、治百病,傲然立于渺无人烟处。
而民进常德市委武陵总支里的这位“灵芝”,却是鲜活而明媚的,她温和的笑容驱散了无数人精神的阴霾,贴心的疏导滋润了一个个干涸的心灵。她志在用热心、爱心和真心,酿造出应对心理健康问题的良药,从而提高居民的幸福感。
近心帮的发展历程
1、帮扶助人的理想种子深植心中
5年前,郭灵芝结合民进武陵总支的界别优势,组织持有心理健康咨询师证的优秀会员,以南坪中学为试点,义务开展心理健康帮扶活动,通过举办班级讲座、设立宣传橱窗、发放健康手册和“一对一”长期心理辅导,将心理健康教育帮扶活动落到实处,成功引领多名迷惘的青少年回归校园。
给青少年做心理辅导
经验的积累让郭灵芝发现,学生在校表现出来的一些问题其实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基于社会、基于家庭,所以如何将心理志愿活动帮扶对象外延、帮扶面拓宽,落实到社区、落实到家庭是她一直在思考的问题。她深知除了青少年的学习压力、成人的工作压力、情感压力,失去亲人,疾病缠身,都会使人心烦意燥,甚至走向极端。据有关数据统计我国每年自杀人数大约30万,自杀成了死亡原因的首位。
2、理想的种子破土发芽
“其实每个人都需要找个排解口,只有释放压力,才能减少悲剧的发生”。想到这里,郭灵芝产生了创建心理健康协会的强烈愿望。经多方联系,四处奔走,几乎动员了市城区有资质的所有心理咨询师,用尽了全部的人脉和资源,通过近4个月的筹划和准备,2015年8月,“近心帮”这个全市首个聚焦社区居民心理健康问题的社会公益组织应运而生,这不仅填补了我市在心理健康志愿帮扶工作的空白,而且丰富了完美社区建设新的内涵。
2015年8月以来,郭灵芝带领“近心帮”的志愿者进驻武陵区的各个社区进行试点,与社区空巢老人、残疾人、退伍军人、迷茫中的父母和有情感需求的孩子开展“一对一”的真诚对话与情感交流,并疏导其心中困惑,找寻解决路径。为了将心理帮扶活动常态化,她和众多志愿者放弃了自己的休息时间,多次进入 到试点社区开展心理辅导服务。
郭灵芝和志愿者举办的“社区大讲堂”
3、积极探索中,理想的小苗茁壮成长
在开展心理帮扶之初,有些居民坚持“只有精神病才去找心理师”,还有些人认为郭灵芝她们只不过是做做样子,走走形式。但郭灵芝和志愿者在冷嘲热讽中坚持了下来,在不厌其烦中扎根社区,终于赢得了居民的信任和尊重,心理帮扶也初见成效。
郭灵芝探望张奶奶,给老人家做心理开导
郭灵芝的目标,是覆盖全区居民心理帮扶。为了实现这个梦想,她自掏腰包赴北京、广州、长沙等地进修,贴钱贴力四处奔走,自筹日常运转资金,除了坚持做到和社区居民每周两天常态化的“一对一”交流,还定期开展“家庭教育公益大课堂”,帮助社区群众了解心理健康的概念,树立科学的身心健康观。
目前,“近心帮”已形成了“一个组织、一个目标、一块场地、一支队伍、一套制度”五个一的模式,在家门口免费为居民提供心理咨询服务。不仅如此,“近心帮”还邀请专家定期对社区志愿者进行培训和指导,让居民能享受到更专业的心理咨询服务。接下来的工作,郭灵芝将重点开展以同类问题同类引导的家长课堂和老年课堂,她希望有更多的爱心人士加入到“近心帮”这支志愿者队伍中来,让“近心帮”的身影遍布武陵区。
4、众志成城,理想终成参天大树,惠泽万民
后来郭灵芝联合一大批社会各界热心公益的心理工作者,成立近心帮心理健康协会,高标准打造成“同心项目”,将公益心理服务范围逐步扩大到全区30个社区、18所中小学,长期广泛开展心理辅导、心理评估、心理帮扶等公益心理服务。
通过整合资源,自筹运转资金,近心帮和具有影响力的自媒体形成良好沟通,打造出了“互联网+微咨询”这一崭新的服务模式,通过互联网打造出“O2O”心理帮扶公益服务平台,建立了“近心帮”微网页公益平台、微信公众号、微信家长交流园地、社区心灵氧吧微信群。
社区群众除了可以线下每周三和周日在社区心理咨询室和心理师面对面的咨询、上课、释压,还可以通过线上“近心帮”的微网页平台以最快捷、最隐私的方式取得联系。
每周一到周五由专业的心理咨询师们在“近心帮”微网页公益平台、“家长交流园地”、“社区心灵氧吧微信群”线上值日,在线分享育儿知识,及时为社区群众解疑答惑。
每周三晚上7:30在线开展“微课堂”,给近3万在线居民推送心理健康、家庭教育、婚姻情感、职场减压等知识。
在近心帮自主开发的APP平台上,不仅可以在线免费咨询、在线公益微课,在线心理体检,还可以有偿分享,鼓励有经验的老师或者家长分享自己的宝贵经验,提出自己的需求,既促进平台的活跃度,也解决了公益组织没有造血功能难以长期坚持的困难。
短短一个月的运行,近心帮APP平台在线人数迅速突破5万,真正实现了近心帮公益服务走进千家万户。
郭灵芝的心理辅导体系
1、健全四级心理预警的网络体系
近心帮通过活动的开展,有效的组织,培训了一支社区工作人员(专干)、街道志愿者、学校老师组成的300人的队伍,组成了由区、街道、社区、学校四级的心理疏导和心理干预、心理预警的网络服务体系,让矛盾化解在社区,促进社区群众的心理和谐与稳定。
2、充实社区心理咨询室的软件建设
“近心帮”通过举办心理健康讲座,开设“家长课堂”、“老人课堂”,设立宣传橱窗,发放健康手册、建立微信公众号、开展心理疏导释压体验、与有严重心理困扰的社区群众建立了长期的“一对一”帮扶关系,在家门口免费为社区居民提供心理支持,努力将心理健康教育帮扶落到实处,已成为完美社区建设中不可或缺的社会服务软件力量。
3、全面提高群众的身心健康观
在体育东路、富强、康桥、芷荷、光荣路、红卫、百街口、长家山、落路口等30个社区的 “心灵氧吧”里,接待群众“一对一”咨询3800余次,成功化解居民心理困惑1320人。参与个社区健康家庭教育大讲堂人数达18000多人,分类引导的“家长课堂”“老人课堂”6000多人,心理评估3000余人,音乐释压体验421次。“近心帮”通过O2O的模式,前期心理干预,无缝对接,解决群众各种心理困惑,帮助社区群众了解心理健康的概念,树立科学的身心健康观,让社区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
如今郭灵芝依然奔走在各个社区间,她在“近心帮”中工作着,身影忙碌而美丽。这样的美,是付出的美、奉献的美,也是最真实、最可爱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