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先贤孝为宗,这个国庆节,不远游,让我们回家孝敬父母!
自古先贤孝为宗,这个国庆节,不远游,让我们回家孝敬父母!
中秋至,团圆时,中秋,你回家了么?如果没有,那么国庆节,回家看看吧,看看父母,也带父母看看我们美丽的大常德。
也许朋友们会说,难得休息几天,我想到处玩玩;也有的会说天天上班累死了,就想呆在宿舍好好休息几天,回家?春节再回吧;再说了,大常德有什么好看的呢?如果你这么想,那么你就错了,为什么?往下看你就知道了。
《论语》里有这么一句:“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但在社会经济如此发达消费水平越来越高的今天,我们大多数人为了生活得更好不得已而远离家乡,这个我们都懂,做父母的都理解也支持。但是这并不代表他们不希望子女们留在身边。特别是那些已古稀之年还留守眺望的父母。
古人云:“百善孝为先”。羊且知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我们人呢?孝是我们做人的根本。自古以来,以孝仁得天下的帝王有之,如宋孝宗赵昚,明孝宗朱祐樘,汉文帝刘恒等;特别是舜,传说中的远古帝王,五帝之一,姓姚名重华,号有虞氏,史称虞舜,他的传说“孝感动天”是二十四孝中排第一位;孝得高官美誉的多之,如东汉时期黄香,他扇枕温衾的故事,如琅琊人王祥,他卧冰求鲤的故事,北宋黄庭坚,他涤亲溺器的故事等等都是广泛流传之今,也正是他们的这些孝道仁心,尊老爱幼,才得以让我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渊源流长,礼仁忠孝,代代相传。
前有古人,后有来者:“不管年龄多大,只要有娘就是幸福的”,70多岁的冯兆彬,数十年如一日地照顾已106岁的老母亲,“妈妈是寿星,他是孝星”;最小的是从小就学着照顾瘫痪在床的妈妈和身患残疾爸爸的孙悦,只有13岁;而丁健,为了照顾患病的母亲从10岁开始辍学,通过捡破烂、打工挣钱养家。这是2013年感动日照的“十大孝星”,年龄最大的70岁,最小的才13岁,其中4名“孝星”为“85后”,他们早早挑起家庭重担的同时,也成为孝亲敬老的楷模。
以孝而家庭幸福美满的人比比皆是。试想一个人如果连生养他的父母都不孝不仁,他对别人怎么样就可想而知,俗话说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任何一种爱都应当回报,更何况是生养我们为我们操劳了一辈子的父母呢?可怜天下父母心,为了成就子女的梦想与事业,他们甘愿默默承受对子女的牵挂,乡村的劳累与孤单。其实,他们内心并不需要吃得有多好,穿得有多贵,也并不需要每月有多少赡养费;他们内心真正需要的只是一家人在一起有说有笑可以相互照应,几声亲切的呼唤,几句温柔的语言,偶尔的嘘寒问暖,都是他们脸上的笑颜心中的幸福。
父母在,我们还有家,每逢节假日我们还能有个心心念念牵挂相聚的地方,可以思念,回家时可以老远就叫“爸,妈,我回来了…”。父母在,不论你何时回家,家里都有热乎乎的饭菜,暖暖的床被;父母不在了,我们就成了孤儿,忙忙碌碌无人喝彩,回来出去无人牵挂,最后也只剩下归途。
孩子们一年年长大,而父母一年年变老,一年中你有多少天是可以陪着父母亲的?有带他们去玩过吗?哪怕是常德,有陪他们一起开心地笑过吗?有耐心地听他们说过一些完整的事情吗?有给夹过他们喜欢吃的菜吗?少吧?那么,国庆,你还可以不回来吗?不用你花多少钱,只要你回来陪陪他们,和他们一起去逛逛街,散散步,那都对他们是一种奢侈的享受。不要总把忙是挂在嘴边,平时父母也会理解你,但七天的长假,难道你还忍心让父母翘首以盼,望眼欲穿?其实,孝顺是如此的简单,我们每个人都能做得到。
生命是坚强的也是脆弱的,真到了“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时候,再多的眼泪再悲怆的哭泣也无济于事。
自古先贤孝为宗,万善之门孝为基
多少浮云游子梦,远离家乡奔前程
父母倚门盼,未语泪先流
一朝丰羽,反哺莫遗弃
人间孝道,及时莫迟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