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断创新为梦想插上翅膀——湖南龙运交通运输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傅子刚

2016-12-21 11:10:27 446

  “不创新,就会停滞不前!”这是湖南龙运交通运输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傅子刚浮沉商海22年的心得体会。而对他个人来说,“不创新”是把企业引向成功的火炬,助力人生梦想的羽翼。     

  

(一) 

 

4岁发蒙,15岁高中毕业,16岁当上民办教师,17岁入选空军招飞……在令人惊叹的聪颖和成绩背后,是一场与时间的倔强赛跑。傅子刚出生在桃源县郝坪乡一个清苦家庭,一家八口人的口粮全靠着三亩挂坡山田。那时,他立志要走出那片贫瘠的石灰岩山。此后4年部队生活中,傅子刚通过自学拿到了法律专业文凭。机会永远留给有准备的人,1986年,正值桃源县法院招干,20岁的傅子刚凭借优异的成绩成为一名人民法院经济庭的法官。     

上世纪90年代初,正值我国改革开放发展市场经济,傅子刚紧跟时代步伐,凭着对政策变化的敏锐嗅觉,初次“试水”就赚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20万元。从此,傅子刚笃定了放弃人人艳羡的“铁饭碗”、追求更大社会价值的决心。     

1993年3月,傅子刚创办了常德市万昌交通实业有限公司,在销售汽车的同时瞄准常德的出租车市场。让傅子刚没有料到的是,自己苦心筹划的出租车业务不久后便遭遇了政策瓶颈——出租车经营权将由政府统一对外拍卖。然而,严苛的考核条件并没有让傅子刚消沉,他一面积极竞标,一面另辟蹊径——从已获经营权的个人手中购买经营权。这使当时的万昌公司抢占先机,度过了政策瓶颈。     

拥有了自己出租车队的傅子刚,并没有因此而停止脚步,继而成立了汽车修理厂、配件公司,为出租车队提供配套服务。1994年,又成立了独立的销售公司,将销售业务从万昌公司分离出来,其他公司的业务也开始独立运作。一年多的时间,一个个公司应运而生,一个集团公司的雏形已初步形成,速度之快令人咋舌。     

如今的龙运集团公司,已然成为一家集省际、市际、县际、县内道路班车客运、包车客运、旅游客运、校车服务运输、出租客运、城市公共客运和旅游、汽车销售、汽车维修、律师事务所于一体的国家一类道路客运企业,目前拥有62家子公司。以法律专业为“老本行”的傅子刚,不仅一手创办了全市唯一一家由企业开办的律师事务所,始终把遵纪守法、诚实守信作为企业的立业之道。2013年、2014年连续被授予常德市“守合同重信用单位”。2013年还被运输部、公安部、国家安监总局评为全国安全管理先进单位。

    

(二) 

 

面对越来越火热的旅游市场,傅子刚不甘落后,于2013年成立了湖南龙运国际旅游集团有限公司,利用交通运输的优势,大力发展旅游业务,率先提出“旅游长见识,行走即读书”的概念。“我们的旅游公司要在乡镇设点,把那些天天窝在家里打牌的人带出去看看。让他们知道,外面的世界有多精彩!”傅子刚满怀憧憬地说。按照他的设想,先要让村支书在旅途中长见识、学经验,寻求带领整个村子致富的方法。再免费组织村里的五保户、老年人等弱势群体游常德,让他们近距离感受常德市发展和变化。     

对于公司未来发展,傅子刚充满信心。他告诉记者,公司未来的目标:两年内成为市内行业龙头企业;五年内名列全省前五;八年内争取进入全国前十。傅子刚正着手明年成立校车集团有限公司。“人们常说‘中国梦’,不就是鼓励我们敢于做梦吗?要做梦、要探索、要实干,说不定有一天梦就实现了!”傅子刚笑着说。     

生命不息,学习不止。在钻研知识、储备经验上,傅子刚从来不甘人后。他在企业具体经营过程中发现懂财务才能懂业务,就参加湖南财经学院的财会本科学习,并且通过全国考试取得了会计资格;发现经济管理方面的知识会常用到,立马报考湖南大学经济管理本科,现已获得高级经济师职称;后来成立物流公司,又报考清华大学ABN学习物流,现在已是一名高级国际物流师。如今的傅子刚已经取得法律和工商管理的双硕士学位,还在攻读中南大学财会专业。     

在生意上做得风生水起的傅子刚,非常热忱公益事业。多年来,他默默收养和资助着8名贫困山区的孤儿,鼓励他们好好学习,长大后回报社会。他为家乡修路修桥投入资金几十万元,出钱出力义务修建公交站台、站牌、路标和护坡路桩等安全设施不计其数。2012年,傅子刚被评为第二届常德市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     

当初从郝坪山村走出的少年,如今已是一个交通运输王国的缔造者,身份的巨变并没有让傅子刚奔跑的脚步停住半秒,反而使前进的姿态成为生命里永恒的烙印。他知道,唯有不断创新,才能将最美的风景尽收眼底,让梦想自由翱翔于天际。